大截面加固法的工程應用范圍用于梁、板、柱、墻等構件和一般構筑物的加固時,其優(yōu)點為施工工藝簡單、適應性強,且有長期的使用經(jīng)驗;其缺點是:施工濕作業(yè)時間長,在混凝土養(yǎng)護期間需限制荷載,且加固后結構自重增大、建筑使用空間減小。
加大截面加固法:即采取增大混凝土結構或構筑物的截面面積,以提高其承重力和滿足正常使用的一種加固方法。可廣泛用于混凝土結構的梁、板、柱等構件和一般構筑物的加固。
工藝流程:
1.原有構件混凝土表面處理:把構件表面的抹灰層鏟除,對混凝土表面存在的缺陷清理至密實部位,并將表面鑿毛,要求打成麻坑或溝槽,坑或槽深度不宜小于6mm,麻坑每100mm×100mm的面積內(nèi)不宜少于5個;溝槽間距不宜大于箍筋間距或200mm,采用三面或四面法加固梁或柱時,應將其棱角打掉。
2.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塊、碎渣、粉末,并用壓力水沖洗干凈,如構件表面凹處有積水,應用麻布吸去。
3.為了加強新、舊混凝土的整體結合,在澆筑混凝土前,在原有混凝土結合面上先涂刷一層高粘結性能的界面結合劑,截面結合劑的種類很多,常用的有高標號水泥漿或水泥砂漿,摻有建筑膠水的水泥漿、環(huán)氧樹脂膠、乳膠水泥漿及各種混凝土界面劑等。
4.為了提高新、舊混凝土粘結強度,增強結合面的抗剪能力,必要時還可在結合面鑿小坑,埋入∮10短鋼筋,其長度為100~150mm,伸進、出坑面各半,間距宜為200~300mm呈梅花狀,插入短干凈后灌建筑膠書你砂漿、環(huán)氧砂漿或乳膠水泥等。
5.在安裝錨栓前,應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污物,用5%的火堿溶液擦洗,并用清水沖洗干凈。如錨栓的螺桿露出構件表面太短,可用些短角鋼或鐵件與原構件緊固,對于受彎構件,錨栓的直徑和數(shù)量根據(jù)新、舊混凝土結合面的抗剪要求確定。
6.加固干凈和原有構件受力鋼筋之間采用連接短干凈焊接時,應鑿除混凝土的保護層并至少裸露出鋼筋截面的一半,對原有和新加受力鋼筋都必須進行除銹處理,在受力鋼筋上施焊前應采取卸荷載或臨時支撐措施。為了減小焊接造成的附加應力,施焊時應逐根分區(qū)、分段、分層和從中部向兩端進行焊接,焊縫要飽滿,盡可能減少或避免對受力鋼筋的損傷,應由有相當專業(yè)水平的技術來操作。
7.對于原有受力鋼筋在施焊中由于電焊過燒可能對其截面面積的削弱,計算時宜考慮折減系數(shù)為0.8~0.9。對于原有梁或柱上箍筋焊接新加的“U”型或“[”(“卷邊槽型”)箍筋或原有板下的鋼筋焊接加固,一般原有鋼筋或鋼箍和新加鋼筋或鋼箍的直徑不宜小于8mm,同時在施焊時要求選擇小直徑焊條和控制焊接電流,以減少和避免鋼筋過燒而造成鋼筋截面面積的削弱。 |